学术不端行为会导致学术道德失范吗?
学术不端行为所获得的利益远高于违法成本,这必然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不断发生。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研究生身上,甚至也出现过院士“学术腐败”的报道。 通过道德约束、行业规范和法律制裁逐渐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逐步规范社会行为,为处于象牙塔内的研究生做好良好的示范。
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有哪些?
目前,我国学术界整体的监察制度缺失,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也缺失相应的专门监管机构。 学术不端行为所获得的利益远高于违法成本,这必然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不断发生。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研究生身上,甚至也出现过院士“学术腐败”的报道。
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识不足是什么?
首先,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识不足。 学生只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对学术道德规范其知之甚少。 其次,是研究生的学术诚信缺失。 中国的儒家教育十分重视日常行为规范和个人诚信,但基础教育很少涉及学术诚信领域。 再次,唯学历论教育理念。 一部分人是为了文凭而求学,提高自己的身价,超越更高的就业门槛。 因此,这部分学生不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积累和学术水平提高方面。 最后,部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不足。 研究生扩招之后,部分不具备学术研究能力的学生步入到研究生行列,他们就会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来非法获取科研成果 [2]。 实际上,研究生培养单位也认识到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学术道德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什么?
当代大学生学术道德诚信缺失,究其深层次原因,是 由于高校学术规范教育缺失导致的。 必要的学术规范教 育有利于约束大学生的学术行为习惯,可有效的避免在 学术研究中产生学术不端行为。 我国高校对于科技伦理 方面的课程一直存在缺位的情况,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 治教育的同时,不可忽略科学道德教育[2] 。 由于大学生 群体对学术规范缺乏透彻的理解,易在未来的学术研究 过程中产生不当的学术行为。 同时,我国学生普遍缺乏 知识产权意识。 高校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 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 但遗憾的 是,我国目前尚未广泛开设有关知识产权的课程,未能让 学生清楚知识产权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知识产权法保护自己。 正是由于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才会出现侵 占他人或被他人侵占科研成果等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