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引用参考文献是否具有学术不端行为?
伪造、歪曲他人观点的行为,不仅直接造成引文误差,而且违反了《著作权法》中“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的规定,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审稿是期刊工作的必备程序,初审和准确选择审稿人是学术编辑的基本功,因此,认真审稿是识别引用参考文献是否具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何识别和防范参考文献引用中学术不端行为?
识别和防范参考文献引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办法. 审稿是期刊工作的必备程序,初审和准确选择审稿人是学术编辑的基本功,因此,认真审稿是识别引用参考文献是否具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审阅稿件时,若发现文献著录项目不齐全、不规范,甚至著录错误(尤其是文献识别码错误),往往是转引或滥引的可能表现。. 比如,参考文献著录规范规定,多于3个作者的文献,著录作者项时,要列出前3名,而后加“等”字,有转引行为的作者,因没有查阅原始文献或根本查不到原始文献,只好转引他人的“一个作者加等”,更为甚者,要求其规范著录时,竟不顾其他作者的版权,干脆删除“等”字。.
引用的文献来源出处必须是知网数据库里的文献吗?
其次,引用的文献来源出处必须是知网,如果不是知网数据库里的文献,比如一些最新的网络新闻、古籍图书和课本书上的内容,知网出处系统根本检测对比不到这些内容,更不要谈什么引用啦! 再次,所引用的内容片段不能过于太短,因为引用内容过短就不能够准确定位在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来源信息。
学术不端行文界定标准是什么?
2019年5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文界定》行业标准(CY/T 174-2019),规定于2019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该标准对论文作者的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违背研究伦理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和界定,对审稿专家和编辑者的违背学术道德、干扰评审程序、违反利益冲突规定、违反保密规定、盗用稿件内容、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