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被撤稿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一些小的错误,比如通讯地址错误或是作者姓名更正这类的,期刊会采用勘误声明的方式,但是,如果论文存在的错误严重到会让人质疑研究本身是否可信,那么就需要撤稿,撤稿这个动作是在提醒读者这些有诚信问题的研究,像先前的 STAP 论文遭到《自然》撤稿即是一例,不过,作者应该知道,撤稿的目的并不是要惩罚作者犯的错误,而是要更正科研错误并维护科学的可信度。 为什么要撤稿? 当已发表论文中所存在的错误严重到无法使用勘误声明来处理时,才有可能被撤稿,根据发表道德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的指南,期刊编辑遇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撤稿:
为什么期刊会害怕撤稿?
有时候期刊会因为害怕撤稿影响期刊本身的声望而不愿意提供明确的撤稿原因,担心期刊的同行评审遭到质疑,纽约记者暨 Retraction Watch 博客创始人 Ivan Oransky 针对这个现象建议设立期刊透明指数(transparency index),根据期刊提供的撤稿原因清晰度来排名,帮助大众了解为什么这些已发表论文的研究结果不可信。 不过,当撤稿是由作者自身发起的时候,撤稿原因不明的情况仍有可能存在。
中国学者论文撤稿的原因有哪些?
剽窃(34.5%)、错误(24.1%)和作者署名问题(10.3%)也是中国学者论文撤稿的三个主要原因,累计占到69.0%的撤稿原因。 通过PubMed平台检索,生物医学领域, 中国撤稿占生物医学所有撤稿的20.89%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国学者撤稿数量从2003年起持续增长,到2014年达到高峰,其后撤稿绝对数持续下降。 这个趋势和生物医学总撤稿数一致。 撤稿期刊中高居第一的便是名声已臭的Plos One,随后也多为医学和计算机类期刊。